学习笔记

稀缺: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

总结

  1. 稀缺的影响:借用与短视、忽视未来、无力规划
  2. “稀缺心理”之后,导致做出不明智的选择,会把当前问题放在管中,未来的危害会被忽略。
  3. 留有足够“余闲”是解决稀缺的根本。
    1. 通过外力把重要的事情,拉入”管“中
    2. 不要把日程排的太满,要留有余闲应对突发事件
  4. 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带宽,不要事情都等到最后,导致稀缺

资源稀缺不可怕,就怕有稀缺心态

  1. 债务越来越多,逾期的项目越来越多。
  2. 稀缺俘获大脑:稀缺造成的后果不是因为拥有太少感到不悦,而是因为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,会强行入侵到我们思想中。

    例子:看电影时,男欢女爱不会产生太多兴趣,而一旦男男女女开始吃东西,会眼前一亮

  3. 稀缺的感觉:取决于可用的资源和我们自身的体验。
  4. 稀缺:“拥有”少于“需要”的感觉。
  5. 带宽:包括两种能力,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。稀缺会降低这些带宽容量,只是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,还会减弱执行控制力。
  6. 稀缺的后果
    1. 难以坚持按计划行事,无法抗拒诱惑,忘性大,脑子不好使。
    2. 贫穷之人会一直穷困潦倒,忙碌之人会永远日理万机,孤独之人会终日形单影只,而节食之人也总是会以失败而告终
    3. 能在迫切需求上做的更好,但是长期损失更大

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

  1. 稀缺,会迫使人做出选择,所有抽象的事物都会具体起来。
  2.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,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
  3. 资源稀缺换来了专注与回报
  4. 专注红利
    1.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,只要时间有限,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。
    2. 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,让我们做到很难做成的事情。
  5. 管窥
    1. 专注于某一事物,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,也叫“隧道视野”
    2. 如果不是时间紧迫,对比工作和锻炼,选择了工作,这不是稀缺产生的影响。管窥之所以能发生作用,因为它会指导我们不去想锻炼这一件事。
  6. 稀缺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,让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。但是会付出代价:会让我们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。

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

  1. 稀缺会不断将我们吸入“管子”的视野中,形成带宽负担,抑制我们的各项基本能力。
  2. “自上而下”思想会对我们关注的事物进行有意识的选择,“自下而上”注意力会被我们难以控制的刺激所俘获。
  3. 稀缺会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俘获注意力。是非自愿的。
  4. 稀缺的影响: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能力
    1. 认知能力:解决问题、获取信息、进行逻辑推理的心理学机制
    2. 执行控制能力:决定专注力,注意力转移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能力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、自我监督的能力
  5. 数额较大的财务问题,严重改变了穷人的表现

装箱、余闲和权衡式思维

  1.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时间行旅箱,需要在里面装工作、休闲和与家人共度的时间。
  2. 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钟、度过每一个小时、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。
  3. 权衡式思维:由于稀缺所引起的一种思维方式。
  4. 闲余:就是拥有很大空间,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。将我们从权衡的苦差中解脱出来。
  5. 当我们拥有很多空闲时间时,就会无所事事,然后时间就这样被耗尽了。
  6. 余闲不仅会令你免于权衡,而且还意味着:即便你犯了错误,也不会让你遭受实实在在的牺牲。
  7. 稀缺不仅意味着人们没有失误的空间,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。
  8. 稀缺的本质: 没有余闲

经济行为学告诉我们的道理

  1. 知觉的相对性:人们对金钱的判断是相对的,会为了买20元的书省4元,不会为了买1000元的冰箱省100
  2. 视觉系统会利用背景信息赋予物体信息,背景信息会影响前景的呈现
  3. 穷人和富人对金钱的认识是不一样的,穷人能更理性消费
  4. 身陷贫穷会让人比职业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学。
  5. 因为专注,所以拥有专业技能;因为专业,所以有了管窥之见;因为管窥,所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。

稀缺的后果

  1. 借用与短视
    1. 在稀缺状态下,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。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,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,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。而当我们借用时,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。
    2. 当人们面对稀缺时,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者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。从长远看,会进一步加剧稀缺
    3. 明天的稀缺不会像今天的稀缺一样能俘获你的注意力
    4. 只有最迫近的稀缺才能进“管子”视野
    5. 当今天的资源,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,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,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。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,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。当面临稀缺状况时,我们的借用,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。
    6. 现时偏见: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,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
    7. 稀缺致使我们借用,并且让我们在稀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
  2. 忽视未来
    1. 每天忙着重要的事情,而忽略整理办公环境,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不高。
    2. 稀缺,尤其是管窥心态,会让你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,比如整理办公室、做结肠镜检查、写遗嘱等,这些都是很容易为我们所忽略的事情
    3. 将重要却不紧急的事务搁置,这种倾向不仅有关于时间,也有关于金钱。
  3. 无力规划
    1.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,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
    2. 管窥心态会限制每一个人的视野

稀缺陷阱

  1. 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,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。改变心态,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。
    1. 稀缺陷阱: 某人的行为,有助于稀缺新城的一种情况。
    2. 稀缺陷阱并不限于实物资源的短缺。它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,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。(下一周才做上一周的作业,贷款投资)
    3. 一直靠借贷维生的人,并没有在他想要的东西上花什么钱,许多收入都用在了偿还贷款上;工作一直赶不上进度的人,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,而是将许多时间用来追赶早就应该完成的工作。
  2. 停不下来的杂耍
    1. 未来可以预测的事情,如果都等到“最后关头”在处理,就一直处在“杂耍”状态,也就是持续从一项要紧事转移到另一项要紧事的状态中。
    2. 杂耍是管窥的必然结果。当有了管窥心态时,我们就只能局部地、暂时性地解决问题
    3. 未来可以预计需要
  3. 逃离
    1. 按计划行事,需要带宽和执行控制力,而稀缺会削弱我们在这两方面的能力。
    2. 杂耍也会使逃离稀缺陷阱的难度变得更大,因为意想不到的事情总会发生。
    3. 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醒,而是持续、永恒的警醒——一种在任何时间里都能抵御所有诱惑的能力。
  4. 问题根源
    1. 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,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:只要再多一点资源,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,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。
  5. 余闲,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
    1. 问题在于缺乏余闲
    2. 阶段性的稀缺会引发一些行为,而这些行为最终会将我们拖回稀缺陷阱之中。
  6. 贫穷始于富足
    1. 在资源最为充裕的时期,而且特别是在这样的时期,我们尤其容易犯下拖延的毛病。拖延,就是对眼下之事的过分关注,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。
  7. 孤独者就是社交稀缺
    1. 表现和关注度呈倒着的U 型,缺少和过多关注都会导致表现更差
  8. 改变心态,逃离稀缺缺陷的唯一希望

穷人为什么穷

  1. 穷人不止缺钱,更缺带宽。带宽负担是他们智力下降
  2. 各种类型的稀缺都有着相同的元素:管窥、借用、余闲缺乏、带宽负担。
  3. 最后一公里问题
    1. 穷人最不能持之以恒地服药
    2. 无能可以导致贫穷,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
  4. 大脑自由才能成为合格家长
    1. 自由的大脑,对于穷人来说,仿佛是无法企及的奢侈品。
  5. 穷人缺钱又缺带宽
    1. 缺乏带宽,会忘记很多任务
    2. 负担过重的带宽,意味着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。
    3. 长时间挣扎在贫困(稀缺)之中,会进一步令自我控制力变得枯竭。
    4. 缺乏带宽,会影响睡眠,睡眠不好,会影响工作表现。
    5. 为了加深对贫困人群的了解,我们必须认识到:他们会专注于自身的问题,会形成管窥心态,会犯错误;他们缺乏的不仅是金钱,还有带宽。

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

  1. 从稀缺的角度出发,就能比较好地解释很多穷人的失误
  2. 从稀缺的角度考虑,失误无法避免,应该包容穷人的失误
  3. “贫困家庭救助项目”把一生只能享受5年,改成每一段时间发送剩余享受期限(将问题推入到“管子”之内)。或者分多次申领,每次时间短一点(多次稀缺)
  4. 节省带宽的方法才是好方法,节约带宽能带来高额回报。
    1. 给穷人的培训课程要简单,降低学习成本
  5.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
    1. 时间表排的满满的计划,不是好计划。没有构建起余闲,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,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。

余闲的重要作用

  1. 就算是那些深谋远虑的人,也常常会低估余闲的重要性。
  2. 助理是余闲的重要来源:在你的所有时间都被占满的情况下,助理可以帮助你处理“突发事件”
  3. 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时间表排得尽可能得紧凑,以便将所有事情都安排进去。
  4. 我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起余闲,是因为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,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。
  5. 多预留一点时间,拿来处理突发事件。
  6. 工作繁忙的时候,检测是重要但不紧急的,就只能靠边站了,容易出问题。
  7. 救火不仅仅会导致失误,还会导致可以被遇见的失误类型。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经常被忽略。
  8. 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人,他的存在,能够保证专注于当下工作目标的人们,不会向未来的项目借用资源,并因此耗尽余闲,将组织拉入未来的带宽陷阱。
  9. 增加工作时长、让员工更加卖命地干活和放弃度假机会等,都是管窥心态的表现

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

  1. 通过外力,把重要的事情拉入“管子”视野,就能解决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。
  2. 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。
  3. 进行“稀缺预防”,使用减速带或者助理。
  4. 让“忽略”等于“默许”,忽略就是是统计继续存钱
  5. 节约利用带宽
  6. 在管窥心态下,一次性做正确的事,比持续做正确的事容易的多。一次购买健身卡,比坚持去健身房简单的多
  7. 从长远看,管窥心态会导致忽略,如果为这些容易忽略的事做一次性解决方案,就会发挥极大的作用
  8. 一次性地去做正确的事情,要比重复去做正确的事情容易得多。而很多良好行为都需要警醒,比如做一位优秀的家长、省钱和吃健康食品等。与此相比,许多错误行为只需犯一次,便能导致诸多问题的发生,
  9. 要将惊醒行为转成一次性行动
  10. 要购买东西的时候,给自己设置一个“冷却期”,一周之后再决定是否真的买
  11. 为宽带不足的人提供便利,穷学生不申请助学贷款,因为他们在稀缺中,没有时间去填写表格,他们认为填写表格是一件麻烦的事情
  12. 当我们的带宽承受负担时,最简单的障碍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。
  13. 我们却常常会设计出一些项目,这些项目以带宽承受沉重负担的人为服务对象,但却需要他们拥有大量带宽才能申请。
  14. 从富足起步,常常源于几周之前没有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
  15. 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,缓冲机制的构建需要在资源充裕时进行

规划和管理好“带宽”,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

  1. 当决定做某件事情时,人们会想到他们能利用的时间以及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,但很少会想到带宽。
  2. 带宽是一种核心资源,我们在为人父母、学习、强迫自己去健身、思考自身的人际关系时,都会用到。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,影响我们做出的选择。
  3. 带宽和稀缺心理,解决稀缺问题的关键
  4. 解决稀缺问题要从富足着手